第四届中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大会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物流供应链

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初探

2011-06-10 10:33:09 来源: 作者: 浏览:2247

计宁海,陈必军,张星,夏咸扣
(江苏省燃料总公司,南京210003)
 
摘要:基于江苏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的状况,煤炭供应链的重要作用必将随之存在。目前供应链粗放运作,链上的各个环节经常发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影响了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研究解决这些“非绿色”问题,着力打造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江苏“绿色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对煤炭物流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构建设想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523(2010)01-0006-03
 
1 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的意义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发展“绿色经济”已为全国上下所共识。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主导我国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受到严重破坏的资源和环境,恢复生态系统支撑经济系统的基础作用。发展“绿色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绿色经济”既注重环境保护,又加强资源节约与再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当前江苏煤炭供应链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的运作模式,链上的各个环节存在大量的非绿色因素,如煤炭在运输、中转和送配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煤质下降问题等等。减少甚至消除这些非绿色因素,对于推进我省“绿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是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江苏煤炭供应链非绿色因素
 
2.1 江苏煤炭供应链物流模式
江苏煤炭供应链把煤炭生产、煤炭物流以及煤炭消费三大环节有机链接成一个完整的煤炭供应体系。链条中的三大环节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目前供应链主要有以下三种物流模式,见图1。
 
1   江苏煤炭供应链三种煤炭物流模式
模式1:直达物流模式
该模式是指煤炭从煤矿生产经装车(火车或汽车)或装船后直接运达消费用户的物流模式
模式2:一次中转物流模式
该模式是指煤炭从煤矿生产经装车(汽车或火车)运送到中转站或中转港口(仓储)后再换用水路或公路等运输手段运达消费用户的物流模式,我们称之为一次中转物流模式。
模式3:多次中转物流模式
该模式是指煤炭从煤矿生产经装车并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中转(仓储)后运达消费用户的物流模式,我们称之为多次中转物流模式。
三种煤炭物流模式比较:                                        
模式1由于没有中转环节,运输过程简单,因此具有经济、快速、损耗小和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目前通过该物流模式运达江苏的煤炭数量约占全省调入量的30%(估算数)。
模式2和模式3由于中转环节多,运输方式转换多,不仅增加了物流、仓储成本、延长了物流时间,而且中转环节越多,煤炭损耗就越大、对环境污染也越多。目前通过该物流模式运达江苏的煤炭数量约占全省调入量的70%(估算数)。
2.2 江苏煤炭供应链存在的非绿色因素
煤炭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物流系统,从煤炭生产环节(开采、加工)再到煤炭物流环节最后到煤炭消费环节,都存在许多非“绿色”因素,如图2所示。

 
2 江苏煤炭供应链存在的非绿色因素
                                        
3 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设想
 
由于煤炭供应链跨地区、跨行业涉及面广,因此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并形成合力。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笔者认为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体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企业是主体,但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和必要前提。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的意义和必要性,并通过行政、政策、税收、法规等手段对有关行业和企业作方向性引导,形成政府的重要推动力,为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打好基础。
3.1.1行政推力和政策导向
各级政府应把推进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纳入区域规划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业加入到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建设中来,如通过给予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的成本。同时尽快制定针对本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建立煤炭供应链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指标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奖惩措施。当企业的环境成本高于其“绿色”成本时,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必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3.1.2制度保障
粗放型煤炭供应链长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法制环境还不够完善,制度安排存在缺陷。为此,政府应该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重新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来规范和协调煤炭供应链相关联的行为,降低守法成本、提高违法成本,从而保证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的顺利实施。
3.2 更新观念相关行业协同作战
江苏煤炭供应链上游连接煤炭生产行业,中间涉及铁路、公路、水路和中转港口等运输、中转行业,下游连接煤炭消费诸多行业。为此,各相关行业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绿色”煤炭供应链发展观、价值观。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节约资源就是创造效益,结果是企业受益,最终是社会受益、生态受益。其次,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涉及的领域多,必须多管齐下,各相关行业协同作战。
3.2.1运输行业实现煤炭“绿色”运输
理想的“绿色”运输应该是途中损耗为零、途中环境污染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双零”很困难。因为:第一目前大部分运输工具都会导致煤炭有较大的途耗;第二国家制定的途耗标准过于宽松。为此,要想实现“双零”目标,必须改进现有运输工具,实行密封货仓运输煤炭;在此基础上国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重新制定各种运煤方式的途耗标准。以上两措施双管齐下,为煤炭“绿色”运输打下基础。
3.2.2中转港口实现“绿色”中转
理想的“绿色”中转也是“双零”目标,即港口作业损耗为零和环境污染为零。目前我国大型港口由于科学化管理水平较高,中转损耗相对较小,但一般也在0.5%-1.0%之间(估计数),距“双零”目标差距还很大。
笔者认为实现“绿色”中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行清洁生产,全面改进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作业方式。以实现“双零”为目标,建立煤炭进港卸货、堆储到装货出港等各个环节绿色作业考核指标体系,如引进“绿色度”概念,设计一套实用性强、对损耗、环境污染可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第二,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对港口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装、卸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或更新。第三,对煤炭露天存放易受雨水浇淋影响质量等老大难问题应建造大棚等永久性的防雨设施解决。
3.2.3煤炭经销企业为“绿色”供应链把好关
煤炭经销企业作为江苏煤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应该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主动为维护供应链的高“绿色度”做不懈的努力。
首先在采购煤炭产品时应选择绿色生产的煤炭产品;其次,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应挑选“绿色”运输工具;第三,煤炭需要中转时,应选择符合“绿色”中转要求的港口。
3.3 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管理协会
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应该有一个机构或组织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供应链较高的“绿色度”和正常运行。为此建议成立江苏省“绿色”煤炭供应链管理协会。该协会应该由政府牵头,行业相关主体、相关社会团体、媒体等组织参与。行业相关主体可包括大型煤炭生产、加工企业,相关运输部门的大型企业,主要中转港口,大型煤炭经销企业以及电厂、钢厂等大型煤炭消费企业等;相关社会团体可包括环境保护组织等。
协会应负责供应链的日常管理和协调链上各主体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检查供应链各环节清洁生产、煤炭损耗和污染排放情况,通报相关信息,监督指导相关部门或企业整改。制定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发展规划,建立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监督评价体系和网上监督、信息交流平台,向链上企业宣传国家新政策、交流行业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等等。
 
4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江苏煤炭供应链存在诸多非“绿色”因素,打造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十分必要。
(2)打造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政府主导是前提,企业参与是核心,制度是保障。只要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各方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打造出绿色的江苏煤炭供应链。
(3)组建江苏“绿色”煤炭供应链管理协会是维护供应链高“绿色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韩庆华.绿色制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8[M].2008.
 
收稿日期:2009-11-30
 
资料来源:《能源研究与利用》杂志2010年第一期
 

声明:本公网站所发文章仅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相关言论不代表本网站及个人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章来自与网络投稿。
】【打印繁体】【关闭】【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案例:宝钢、平煤联手打造强势煤.. 下一篇建设山西煤炭物流“供应链”打造..

 最新文章要闻

 要闻推荐
 产业价格走势 更多
 专家在线 更多
 新能源物流
 新能源物流 更多
 重大工程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加盟合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咨询电话:010-62258192 友情链接:515827934 邮箱:clte56@163.com
中国能源物流产业网2012@通用网址http://www.zjxny56.com  ICP备案:京ICP备11020578号-3

 网上交易保障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行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