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大会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LNG物流产业 -> LNG物流运输企业

LNG贸易最强攻略

2017-06-14 11:30:05 来源: 作者: 浏览:1894

  2014年以来,国际LNG市场供应宽松,现货价格总体走低,使未来天然气供应成本大幅降低。在此形势下,中国和国际LNG市场开展贸易的方式和周期将更加灵活,组合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供需格局生变,传统贸易套利路径长期关闭,LNG资源流向区域化、流动运距短平化、区域市场割据化的趋势更为显著。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国内LNG产业链上下游亟需拓宽业务领域,开辟新运输渠道,寻求区域合作共赢,才能在新市场格局下赢得可持续发展。

  气源纵横“流动”

  2006年至今,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中比重快速攀升,从2006年的1.6%增至2016年的16.6%。预计到2020年,中国LNG实际进口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未来新增LNG合同及现货将大幅降低天然气供应成本。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传统中长远距离LNG贸易套利路径窗口基本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而以往贸易商多是将内蒙古、陕西、新疆及山西等北方LNG资源销往华东、华南一带赚取贸易利差,随着中国LNG供需格局的变化,北方LNG资源很难抢占沿海进口LNG资源市场。

  而进口LNG资源对内陆地区的辐射还不仅仅局限于沿海周边,华南华东地区进口LNG资源也开始向华中地区“反攻”。

  目前,生产成本较低的LNG项目开工率较高,且越来越靠近消费地;而LNG消费地也因“煤改气”政策推行,有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的趋势。

  此外,在“煤改气”和“禁煤区”政策的带动下,LNG点供成为下游消费的发展亮点和重要板块,京津冀鲁豫地区的工业用气需求成为近两年LNG消费新增量。河北、山西、河南等中部省份工业“煤改气”市场培育则带动LNG消费地从沿海地区转向中部地区。

  无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化,目前主要问题是LNG与其他燃料的竞争力,不能单独看待LNG,必须与其他能源进行对比,LNG仍面临着来自煤炭的巨大挑战。

  长期贸易合同较短期合同灵活度高,更有利于LNG买家规避未来市场周期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对于中国LNG市场新进入者来说,业内人士建议签署多个中短期LNG进口合同而不是长期贸易合同。

  优化结构顺势发展

  受价格下调和环保政策利好等影响,未来几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及进口有望恢复较快增长。预计2016-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10%-11%,2020年消费量将达到3100亿-3200亿立方米。“为了更好满足需求增长和更好地利用未来几年LNG市场供应过剩的有利时机,有必要优化中国目前的天然气供应结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说。

  从会上了解到,未来几年,LNG现货价格将会持续低于与油价挂钩的LNG合同价格,适时增加LNG现货进口可以有效降低进口成本。

  在LNG中游物流及贸易商方面,全新贸易格局需要中游运贸商及时转变相关贸易路径和运输思维,拓新运输渠道。

  目前国内企业附加值小,回旋余地不大,在“煤改气”的大环境下,企业只能考虑便宜的气源。管道气因为政府定价且缺乏市场竞争,不会轻易调价,于是对单点直供,与管道气并行、针对终端用户的独立供气系统—LNG点供方式提供了发展空间。

  点供大有可为

  当前,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不断加大,从国家到地方都逐步推行“煤改气”政策,推动各地“煤改气”项目更快发展。在此背景下,出于经济性和环保性考虑,终端企业纷纷考虑锅炉煤改气,小型LNG点供装置愈发受到青睐。

  “煤改气”的盘子有多大?一组数据显示,全国约有工业燃煤锅炉47万余台,年耗煤约4亿吨,其中70%为10蒸吨以下锅炉。“大气十条”规定,10蒸吨是红线。“十三五”期间,需要改造的锅炉约12万蒸吨,年运行时间按3000小时算,需要燃气约266亿立方米。工业燃煤炉窑约4.62万台,年耗煤约1.5亿吨,“十三五”期间考虑约1/5改用天然气需240亿立方米。以上三项合计需气826亿立方米,点供市场潜力无限。

  但“煤改气”目前还有不少制约因素,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部分企业关门停产或者限产,无资金改造。此外,使用天然气成本增大,产品缺乏竞争力,部分企业仍试图走煤炭清洁燃烧路子。农村经济承受力差,用气量小,离开补贴可能寸步难行。

  未来LNG不是要完全取代管道燃气,而是现有气源的补充,在应急调峰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从管道侧来看,LNG点供模式在现行政策下,从长远来看无法与管道气竞争,未来会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发展LNG点供,把成本降下来,可以做大LNG行业的蛋糕,也能做大整个天然气行业的蛋糕,社会的整体效益也会有提高的空间。”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说。

  随着“煤改气”持续推进,在主干线管网难以覆盖的地区,LNG点供渐热。但各地区对点供态度不一,建站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加之很多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只为逐利却忽视城市燃气规范的安全标准,导致LNG点供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在监管的同时,更要赋予LNG点供合法权益,降低气源价格,继续落实“煤改气”、村村通补贴,做到有收有放,引导LNG点供合理健康发展。

声明:本公网站所发文章仅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相关言论不代表本网站及个人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章来自与网络投稿。
】【打印繁体】【关闭】【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广东内河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船首航 下一篇国内LNG船用市场发展为何很“骨感..

 最新文章要闻

 要闻推荐
 产业价格走势 更多
 专家在线 更多
 新能源物流
 新能源物流 更多
 重大工程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加盟合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咨询电话:010-62258192 友情链接:515827934 邮箱:clte56@163.com
中国能源物流产业网2012@通用网址http://www.zjxny56.com  ICP备案:京ICP备11020578号-3

 网上交易保障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行业自律同盟